運輸逐步恢復 需求何時到來
2022-11-09 來自: 洛陽弘實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轉發(fā)自中國煤炭市場網(wǎng) 瀏覽次數(shù):560
近期產地保供積及,大秦線運輸有所好轉,但下游需求尚未轉強。目前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庫存偏低,而下游終端庫存高位,買賣雙方分歧多。產地價格相對平穩(wěn),北方港口延續(xù)小幅調整。
臨近迎峰度冬,為確保能源安全保供,加快釋放煤炭產能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。近日內蒙古能源局下發(fā)關于加快保供煤礦產能釋放的通知,相關煤礦于2022年11月20日至2023年3月31日,可按照擬核增產能(共計新增5150萬噸/年)、擬調整建設規(guī)模(共計新增1910萬噸/年)組織生產,按照邊生產邊辦手續(xù)要求釋放產能。CCTD預計初期將帶來10萬噸左右的日供應增量。
隨著大秦線發(fā)運逐步恢復,北港調入量近期略有回升,但較正常水平仍顯偏低。北港調出同樣偏弱,一方面近期下游日耗低迷采購意愿偏弱;另一方面港口現(xiàn)貨資源偏少,部分船舶裝運困難等待時間較長。這也使得近期下游派船銳減,目前預到船舶僅有10艘,錨地船舶僅有77艘,沿海運費大幅下滑。目前環(huán)渤海庫存已降至1762.9萬噸,為近五年同期低位。江內港口庫存近期小幅增加,主因終端需求偏弱以及進口到港相對充足,但全國港口庫存來看仍處于低位。
終端庫存來看,能源局副局長任京東近日介紹,目前全國統(tǒng)調電廠的存煤保持在1.7億噸以上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約1倍,處于歷史最高水平。CCTD數(shù)據(jù)顯示內陸十七省、沿海八省庫存合計1.15億噸,接近2020年同期高位水平。